Δ
TOP
台灣電力公司

[Podcast]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第86集-歐洲應對能源危機的手段有限,且風險升高

首頁 > 電力生活館 > 台電影音網 >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發表日期:2022-09-26

內容大綱

歐洲一直以來自產能源不足,化石燃料大都倚賴進口,近年又因氣候變遷加速能源轉型,提升了天然氣的需求;今年以來極端氣候、俄烏戰爭爆發,天然氣供需失衡且價格飆漲,加劇了能源及電力危機。本期我們將與您分享歐盟以及德、法等主要大國,為了這次的能源危機如何積極地應對。不過由於手段有限,天然氣供應短缺風險仍高,替代能源不足,加上能源價格影響通膨、以及經濟衰退之疑慮,歐洲前景還是不容樂觀。

詳細內容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歐洲一直以來自產能源不足,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大部分皆倚賴進口,因此造就了核能發電大國-例如法國、或是再生能源發展先驅-例如德國與北歐諸國;近年又因應氣候變遷,歐洲加速推動能源轉型,棄用煤炭、提升了天然氣的需求。
自去年夏天以來,極端氣候導致再生能源發電不如預期,加上天然氣產量供不應求,供需失衡下價格開始狂飆。各國電業改採燃煤發電因應的結果,使得燃煤需求及價格也跟著上漲。接著今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天然氣價格更是應聲暴漲,進一步加劇了各項能源價格的飆漲。
而俄羅斯由於俄烏戰爭受到歐盟的制裁,反將天然氣當作「能源武器」,在9月2日七大工業國集團(G7)宣布將對俄羅斯原油的市場價格設置上限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也宣布無限期關閉北溪一號(Nord Stream 1)天然氣管道,讓原本已疲弱乏力的歐洲能源市場顯得更為千瘡百孔。
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帶動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持續飆升。加上今年夏季的極端炎熱乾旱導致水力發電量下降,以及一些老舊電廠的維修和關閉,使過去幾個月歐洲發電量一直處於低位,進一步加劇了電價居高不下,造成消費者和工業巨大的負擔,抑制了歐洲的經濟復甦。
面對供需持續失衡帶來的價格飆漲,為了緩解對家庭和企業帶來的龐大壓力,歐盟執委會正試著採取方法解決問題,包含提出臨時性的電力需求抑制措施,並計畫將能源部門的多餘收入回饋給用戶,以協助降低用戶的電力成本。歐盟執委會更在9月14日提議對歐洲能源市場進行緊急干預措施,以緩解近期能源價格大幅的上漲。
由於各國能源結構不同,政經環境、社會民情也不同,歐盟執委會要訂立各會員國一體適用的作法,本來選擇就有限,如今加上各方意見分歧,能用的手段更受限制。目前提出的主要措施包含:
第一、需求面管理部分,要求成員國在用電尖峰時段減少至少百分之5的用電量,並到2023年3月31日前將電力需求減少至少百分之10。
第二、價格管制部分,對包含再生能源、核能在內的低成本發電公司設定暫時性的收入上限(revenue cap),超過上限的收入,將由各成員國政府統籌並用於幫助消費者減少帳單費用。
第三、對石油、天然氣、煤炭和煉油部門產生的超額利潤暫時性的徵收至少百分之33的稅。稅金將由各成員國政府統籌並用於幫助低收入家庭、遭受重創的企業以及能源密集型產業。
歐盟執委會表示,後兩項措施將幫助歐盟籌集約1,400億歐元的資金,將用來減輕消費者的負擔。
另外,身為歐盟兩大主要經濟體的法國與德國,也個別採取了更對位的應對措施:
法國在2021年第四季已建立了「價格盾牌機制」(energy tariff shield),將能源費用平均漲幅限制在百分之4,而今年9月14日,法國更宣布2023年將延續價格盾牌機制,將家庭電力和天然氣價格調漲幅度限制在百分之15以內;根據法國財政部估計,若是明年沒有延續價格盾牌機制,電價漲幅至少會達到百分之120。
以法國電力供暖的家庭而言,在價格盾牌機制下每月帳單費用平均將增加20歐元,沒有價格盾牌的話則為180歐元;燃氣供暖家庭在價格盾牌下每月帳單平均將增加25歐元,沒有價格盾牌則為200歐元。法國財政部長表示,實施價格盾牌明年將吸收相關成本約160億歐元。此外,也將對1,200 萬戶的低收入戶家庭發放一次性補貼,預計花費18億歐元。
而德國這邊,在9月4號宣布將針對風電、太陽光電、燃煤、生質能與核能等非燃氣的發電業者設置利潤上限,並徵收「暴利稅」,暴利稅的目的在於透過削減能源公司從這段能源危機期間中取得的超額利潤,並將款項用於資助650 億歐元的一籃子救濟措施,將用來緩解通膨飆升和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衝擊,減輕用戶的負擔,實現以合理的價格滿足基本電力需求之政策目標。
德國的救濟措施當中主要有一個「電價剎車(electricity price brake)」機制,允許家庭和中小企業等用戶在基本消費額度內仍享有折扣電費,而超過的部分則不設價格上限而與市場價格連動,一方面保障較為脆弱用戶的基本用電,另一方面則希望透過價格機制,促使用戶節約用電。
另外,除了在供應面努力尋找替代來源,降低對俄羅斯的依賴以外,德法兩國對於需求面也實施節能措施及行政干預手段,包括:法國近期嚴格規定,公共場所開空調必須關門,否則將面臨罰款。德國多家大型商場停止使用電扶梯,顧客只能爬樓梯逛商場;甚至倡議民眾家裡只給一個房間供暖,放棄用熱水洗澡,以濕毛巾擦身代替淋浴。根據調查顯示,百分之62的德國人已經開始減少洗澡次數。
綜合以上報導,我們可以發現歐盟以及德、法等主要經濟體,為了這次因為天然氣而引發的能源危機都積極地應對。不過由於手段有限,歐洲的前景還是不容樂觀,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冬季是歐洲天然氣及電力需求的高峰期,雖然歐盟執委會經濟委員真蒂洛尼(Gentiloni)表示,截至9月2日歐盟的天然氣儲氣量已經達到百分之81.17,顯示歐盟已對俄羅斯停氣做了準備,然而這並不代表歐洲從此高枕無憂。根據數據情報公司ICIS模型顯示,即使平安度過這個寒冬,歐洲的天然氣庫存仍將在明年3月消耗一空,若是冬季碰上任何異常天氣或是突發狀況,供應短缺的風險就會陡升。
第二、依據歐盟統計局8月31日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歐元區能源和食品價格持續飆升,8月通膨率達百分之9.1,超出市場預期,再創歷史新高。根據預測,隨著俄羅斯暫停對歐洲供應天然氣,歐元區通膨率還未觸頂。
第三、全球三大信用評等機構之一的惠譽認為,在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中斷、而缺乏短期替代品的影響下,歐洲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德國和義大利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在2023年受到影響。
另外,像是瑞士這樣的中立國家,即使擁有阿爾卑斯山腹地的數百座水力電廠,夏季雖然能輕鬆自給自足,但一到冬季能源需求大增,河流水位下降,水力發電減少,缺乏天然氣儲存設施的瑞士,往常只能從鄰近的德國和法國進口電力。然而目前歐洲整體能源短缺,德法已經自顧不暇,非歐盟成員國的瑞士想依循過去模式補足能源缺口,變得異常困難。
面對天然氣供應緊張以及替代能源不足,加上能源價格無法透過市場而只能採取管制措施的落實,各國之間已無法像之前截長補短,歐洲今年的冬天,將比去年冬天難過的多。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