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
TOP
台灣電力公司

[Podcast]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第87集-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

首頁 > 電力生活館 > 台電影音網 > 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發表日期:2022-10-03

內容大綱

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以兼顧能源安全及產業發展為前提,達成 2025 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 20% 的目標,經濟部依「先示範(提供補助引導業者投入)、次潛力(開放業者申設潛力場址)、後區塊(政府推動產業分區開發)」三階段策略推動離岸風電發展。

詳細內容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
臺灣海峽是全球最佳風場之一,每年十月台灣海峽開始吹拂東北風,隨著東北季風增強,風力愈強,加上受到台灣中央山脈和福建武夷山脈地形影響,以至於平均風速高達11.94-12.02m/s,讓彰化外海成為開發離岸風電的重要場域。
首先,先介紹台電公司在離岸風電建置方面之歷程,為配合國家能源政策,台電公司離岸風力發電第一期計畫-示範風場建置單機容量5.2MW的風機21部,風場總裝置容量為109.2MW,在107年3月13日開工,風機結構由下而上為鋼管樁、套筒桁架、轉接段、塔架、機艙及葉片,還有負責傳輸電力至大城變電所的海纜及陸纜。107年~109年主要為各項設備的工廠製造,因為離岸風電工程需配合海象,海上可施工時間約為每年的4月至9月,可謂分秒必爭,自109年開始下部結構及風機安裝,隨即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作船抵台時間延遲,且工作人員因隔離相關規定等因素,有利施工的時間也相對縮短;而在東北季風影響期間,為克服登塔作業因浪高限制無法進行作業之困難,從新加坡緊急引進動態補償式舷梯,確保技術人員可以順利登塔作業,並在109年底順利完成2部風機併聯發電,於110年12月30日全數風機併聯商轉。
台電公司離岸一期風場不負使命,成為彰化外海離岸風場率先併網的指標性工程,一年預估可發出超過3.6億度的綠電,供給近9萬家戶一年用電。從設計、施工、監造、試運轉與後續運營,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循序達成能源轉型階段性目標,也創造綠色經濟產業價值。
台電公司因本案在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舉行之「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暨台灣永續行動獎」以「離岸風電一期,乘海風轉動綠能」項目拿下聯合國SDGs中第7項-可負擔能源類別銀獎肯定。
政府在離岸風電發展上的政策措施及離岸風電發展上,為了積極推動離岸風電開發、建立在地產業鏈,風場開發商必須通過由經濟部工業局擬定之「產業關聯性審查」,包括電力設施、水下基礎、風力機組零組件、海事工程等4大類,採購在地供應鏈。由於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鏈剛起步,外商來台投資風場,又要推動在地供應鏈,導致前期開發成本提高。也因此,我國政府以每度最高5.8元躉購電價,保證20年收購離岸風場所發的電力,並訂定2025年以前分階段落實離岸風電在地供應鏈。分階段落實,指的是風機零件有各自的國產化時程,包括:2021年前置期要完成水下基礎與塔架;2023年第一階段為風力機組零組件如機艙組裝與變壓器等,以及海事工程提供新建或改裝的施工船隻;2024年第二階段是難度較高的風力機組零組件如齒輪箱與發電機等。
自我國首座離岸示範風場-海洋風場於108年2月27日併聯商轉,建立我國離岸風電發展重要里程碑後,離岸風機於111年8月29日安裝今年第100支,累計達到143支,裝置容量正式突破1GW(100萬瓩),朝今年底累計完成200支離岸風機邁進。而目前累計完成之143支風力機,合計裝置容量達1045.5MW,相當於新增1部核能機組,與2025年底5.6GW的目標相較,約完成18.6%建置量體。
透過風場建置,成功吸引國際知名開發商來台投資,也建立離岸風電產業園區與水下基礎、塔架、鑄件、機艙罩等生產基地,還有促成跨國合資設置海事工程公司,鼓勵國內業者籌組並建立船隊,其中「Green Jade」是台灣首艘可用於離岸風電全迴旋大型浮吊船,國內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與相關自主技術能量逐漸建立與到位。未來,離岸風電將為台灣提供更多潔淨的能源,預計至2035年我國離岸風電將達20.6 GW,除了降低空污及減碳,也可協助達成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