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

:::
舊鐵塔包新鐵塔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內容大綱

由國際能源總署(IEA)、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聯合國統計司(UNSD)、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五家國際機構所聯合發表的「追蹤 SDG7:2025能源進展報告」(Tracking SDG 7: The Energy Progress Report)已於今年6月發布,為全球觀察永續能源發展的關鍵指標之一。
   SDG7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七項,目標是「確保人人皆能取得可負擔、可靠、永續且現代化的能源」,涵蓋五大面向:電力可負擔性、潔淨烹飪、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提升,以及國際合作與資金流動。這些議題不只關係到發展中國家的未來,也關係到整體能源產業的定位與責任。
本期節目就此份報告的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第一、    全球電力普及提升,但取得潔淨烹飪仍面臨挑戰
第二、    再生能源快速擴張,平均部署成為關鍵
第三、    能源效率改善幅度緩慢,需加速努力才能達標
第四、    國際資金增長但分配不均,貧國仍被邊緣化

詳細內容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由國際能源總署(IEA)、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聯合國統計司(UNSD)、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五大國際機構共同發布的「追蹤 SDG7:2025能源進展報告」(Tracking SDG 7: The Energy Progress Report)已於今年6月發布,這份報告自 2018 年首度問世,至今已邁入第七年,為全球觀察永續能源發展的關鍵指標。
SDG7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第七項,核心目標是「確保人人皆能取得可負擔、可靠、永續且現代化的能源」,涵蓋電力可負擔性、潔淨烹飪、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提升,以及國際合作與資金流動等五大面向。這份報告不只是能源趨勢的調查,更像是一份全球能源發展的總體盤點,也針對各項目標提供了優先行動與政策建議。


本期節目謹就它的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第一、全球電力普及提升,但潔淨烹飪仍面臨挑戰
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全球已有約92%的人口有電可用,跟2010年的87%相比有明顯的提升,全球無電可用的人數已經降至6.66億人。儘管有些地區興建電力基礎設施進展迅速,如中、南亞區域無電力人口從2010年的4.14億人減少到只剩2,700萬,不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則因為人口成長快速,基礎建設資金不足,電力普及率仍遠遠低於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發電案場及微電網系統等「分散式能源」解決方案正逐漸發揮關鍵作用,2022~2023年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新增電力中,有超過一半是透過此類系統完成,顯示其具備成本低、建置快、資金吸引力強的優勢。
另一項重要卻常被忽略的能源議題為「潔淨烹飪」。目前全球仍有21億人依賴污染性燃料,例如木柴、煤炭、動物糞便、煤油來煮食,這對健康及空氣品質造成嚴重影響。儘管全球使用潔淨烹飪能源的比例從2015年的64%提升到2023年的74%,但按照目前趨勢,到2030年仍有約18億人無法取得潔淨烹飪能源,主要集中在非洲與南亞地區。
因此,需要推動潔淨烹飪納入全球整體能源政策,並強化對弱勢族群與偏遠地區的財務與技術支援,再搭配電力與供熱服務整合,對於改善健康與氣候目標將會更具效益。


第二、再生能源快速擴張,平均部署成為關鍵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最終能源消費(TFEC)中,再生能源的占比逐年增加,其中,在電力領域進展最快,2022年再生能源發電比前一年成長了近8%,自2015年以來則增長了56%,佔全球電力消費近三成,主要是受到風力和太陽光電新增容量的帶動。然而,儘管總量提升,若要實現COP28訂下的「2030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增至三倍」目標,開發速度仍遠遠不足,且地區間落差顯著。例如,已開發國家人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是開發中國家的3.4倍。
報告強調,光是提升再生能源的容量還不夠,更要確保世界各國平均部署,讓技術、資金與知識公平流動到發展中國家,再生能源才能真正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解方。


第三、能源效率改善幅度緩慢,需加速努力才能達標
   根據永續發展目標SDG 7.3,全球必須在 2030 年前,將能源效率的改善速度提升到1990~2010年平均值的兩倍,換算下來,也就是每年必須達到4%的改善率。
   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能源強度」(每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下降了2.1%,優於前一年的0.5%。這樣的進展速度與目標還有一段差距,且存在區域差異,能夠達到目標進展率的國家寥寥無幾,只有中國、法國、德國和英國成功達標,而南亞與東南亞的進展則明顯落後。
   在當前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和安全顧慮日益增加的情況下,能源效率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因此,各國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包括制定更嚴格的能源效率標準、推動技術創新、提供財政激勵等,才能真正加速能源效率的改善,並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第四、國際資金增長但分配不均,貧國仍被邊緣化
2023年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資金達216億美元,比前一年成長27%,但仍低於2016年的高峰284億美元。儘管如此,這幾年的增長還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特別是在經濟、健康和地緣政治危機並存的背景下,許多捐助國將資金轉向了人道援助和健康等其他優先事項。然而,資金分布卻仍然不平均,其主要集中在印度、土耳其、烏茲別克等較大的新興市場,最貧困的國家與小島國所得資金仍然偏低。
為了推動SDG7的進展,需強化國際合作與資源調配,確保資金不只變多,更要分配得當、取得更容易。同時,國際間的技術交流、知識共享與能力建設也必須同步推進,才能讓能源發展成為真正的全球共益。


綜合以上報導,本報告不只是一份國際數據統計報告,更是能源產業的行動藍圖,從供電到烹飪、從發電到用電效率,再到公平的能源資源分配,每個面向都關係著氣候、發展與人類福祉,這些議題不只關係到發展中國家的未來,也關係到整體能源產業的定位與責任。各國需要在政策、投資、技術與合作上持續前行,讓能源不只是一種資源,更是一種賦能的力量,使永續能源不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國際合作、技術創新與政策執行。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我們下次再會!

台灣電力APP_24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