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

:::
舊鐵塔包新鐵塔
點擊收聽世界新聞電力週報podcast
點擊收聽世界新聞電力週報podcast
內容大綱

國際能源總署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今年4月首次發布了《能源與AI報告》,針對能源與AI之間日益緊密的連結,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度的分析。
報告中提到AI有可能在未來十年改變能源產業,除了推升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同時也帶來削減成本、增強競爭力的重大機會。AI的快速發展與巨大潛力也已經讓它成為企業策略與經濟政策的核心,AI與能源亦是相輔相成,其變革潛力取決於能源供給,但也同時影響能源產業未來走向,唯有政策、技術與產業三方攜手合作,才能夠實現AI與能源轉型的雙贏局面。
本期節目就此份報告的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第一、    預計到2030年,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
第二、    資料中心能源供給結構逐步轉變,AI助攻能源轉型
第三、    AI與能源同時面臨不確定性及挑戰

詳細內容

嗨,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隨著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及應用不斷快速成長,負責處理AI運算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對電力的需求也將大幅上升。國際能源總署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今年4月首次發布了《能源與AI報告》,針對能源與人工智慧之間日益緊密的連結,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度的分析。

報告中提到AI有可能在未來十年改變能源產業,除了推升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削減成本、增強競爭力的重大機會。IEA也點出了一些值得探討的問題,如隨著AI運算能力變得更強大和高效,能源領域是否能跟上腳步及其將會遇到的什麼樣的困境。

本期就這份報告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第一、    預計到2030年,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

在過去的幾年裡,AI從一項學術研究,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數兆美元市值的產業,隨著2022年ChatGPT的發布,除了引起了大眾和企業對AI的想像力,也讓AI在數位經濟時代的角色更為重要,而應運而生負責處理AI運算的資料中心,其對於電力需求的持續增加與供電品質的要求,都帶給電力公司更大的責任與負擔。

資料中心主要處理AI的訓練和集中部署關鍵IT設施,包含伺服器、儲存系統、網路設備和冷卻環境等其他基礎設施,其中電力需求最大者,為配備有中央處理單元(CPU)和圖形處理單元(GPU)等負責運算和儲存資料的伺服器。目前一座100 MW規模的AI專用資料中心,其耗電量幾乎與10萬戶美國家庭用電量相當,而正在建設中的大型資料中心更可達其20倍,這樣的用電成長速度遠高於其他工業部門,除了凸顯了AI應用產生的耗電量正以驚人速度成長,也對各國電力政策敲響了警鐘,包括電力分配與基礎建設都需要重新盤點需求。

依據IEA統計,2024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約為4,150億度(為台灣年用電量的1.6倍左右),約占全球用電量的1.5%,其中,美國、中國與歐洲為主要資料中心消耗地區。IEA預估,資料中心之用電需求預計將在2030年前成長增加一倍以上,達到9,450億度,約佔全球總電力消耗近3%。

第二、資料中心能源供給結構逐步轉變,AI助攻能源轉型

目前,全球資料中心所需的電力30%來自燃煤發電,至於風力發電、太陽光電與水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約供應27%,天然氣發電約26%,核能約占15%。

為對應成長中的AI需求,Google、Microsoft、Amazon等科技巨頭紛紛轉向核能及再生能源。IEA估計,到 2035 年,全球資料中心新增的用電需求達12,000億度,其中將有一半由再生能源滿足,並將透過儲能系統與電網整合提供穩定電力,不過短期內燃煤與天然氣仍是主要能源支柱。

儘管AI本身耗能驚人,IEA認為,其在能源產業的應用潛力也十分龐大,包括再生能源發電預測、電網穩定維運、預防停電與降低損耗、優化電力發送效率等,有望加速產業創新進程,尤其在先進材料、電池化學與碳捕捉技術的發展上,達到提升效率並減少運營成本的效果,助力能源轉型。

第三、AI與能源同時面臨不確定性及挑戰

面對AI資料中心的集中性與高耗能需求,許多地區的電網已逐漸顯現壓力。在已開發國家要建設新的電網可能需要4至8年的時間,其中等待變壓器、電纜等電網關鍵零組件的交付時間,比3年前還要多出一倍。IEA警告,若無法即時擴建電力基礎設施,將有20%的新建資料中心計畫可能面臨延宕,進而影響整體數位轉型進程。

此外,資料中心的成長將無可避免地增加與用電相關的碳排量,若無妥善因應,碳排將從目前的1.8億噸增加到2035年的3億噸,雖然這只佔整體能源部門比例不及1.5%,但增幅也不容小覷。但IEA表示,未來如果能夠廣泛採用AI技術,如協助化石燃料電廠提高效率、提高工業製程或運輸的能源效率,或是協助建築物降低能源消耗等,其帶來的減排效果可以抵消自身排放。

AI與能源在未來的道路上仍存在著很大的變數,若想抓住人工智慧為能源帶來的好處,IEA呼籲,唯有政策、技術與產業三方攜手合作,才能夠實現AI與能源轉型的雙贏局面。

    綜合以上報導,我們可以發現,AI的快速發展與巨大潛力已經成為企業策略與經濟政策的核心,但為滿足AI運算帶來的龐大電力需求,電力基礎建設需要加速進行。此外,AI與能源亦是相輔相成,其變革潛力取決於能源供給,但也同時影響能源產業未來走向,未來十年將是兩者深度融合的關鍵期。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

台灣電力APP_240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