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able of Contents
Previous Page  39 / 100 Next Page
Information
Show Menu
Previous Page 39 / 100 Next Page
Page Background

才會亮麗如新。而且要染的布料也不是來

者不拒,最好的材料是苧麻、棉布、絲、

羊毛製品等,因為只有這些天然的植物或

動物材質,其纖維在經過浸染才能得到真

正的吸收,著色才會長久。相應的,染劑

也必須需是來自植物。

我好奇地問,這與臺灣客家的藍染

不是一樣?禕耶老師笑笑沒有回答我,倒

是他的太太,也是一位植物染達人的周淑

櫻老師忍不住對我說:「雖然沒有人考證

藍染到底是客家人先有還是原住民先有,

但臺灣的原住民很早就掌握了織布染布的

技藝,他們可是遠比漢人來到臺灣的時間

還要久遠呢!」周老師雖沒有明講,但她

的回答顯然不言而喻。那兩者的工藝一樣

嗎?我想追根究柢,周老師笑笑說:「很

多原住民最初的技藝如今已經失傳,但同

樣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原住民當然也

是善用在地資源,萃取天然色素染色。所

以古書中記載的『取藍草條并葉以石灰水

浸久取其下凝者為澱以染。』沿用至今。」

周老師的話也間接說明了原住民的傳

統染布與漢人是異曲同工的,也因此,不

同的防染方式也就能製作出不同效果的花

樣,周老師說常用的方式有紮染、縫染、

型染、蠟染等。她也一一解說著不用方式

的染法,只是漢人常用的蠟染技法,原住

民卻是用黃豆粉加石灰做成糊狀,塗抹在

染布上,因為黃豆粉相較於工業蠟,原住

民取得容易,其作用都是防染,遮住的部

分就不會著色。

另外,老師也會用紗網製作印版,

這樣會有絹印的效果,她也現場展示了她

最初的絹印作品,一幅濃淡得宜的紫斑蝶

圖。

除了印染,周老師也學習原住民的

織布工藝,她邊介紹邊搬出泰雅族傳統的

織布機,很隨意的就席地而坐,為我們現

場演示如何織布,動作技藝之嫻熟令人讚

嘆。

更令人稱奇的是,周老師並非是原住

民,然而她卻懷抱著對原住民傳統染織工

藝的熱愛,一頭栽進這個已經幾近失傳的

領域。她自嘲說她是因為中年失業才開始

這條創藝之路。

那為何要把部落工場起名番特西呢?

這時許久未說話的禕耶老師遞給我一張名

▲ 原住民故事館的靈魂人物也是「番特西」部落工場

的負責人禕耶‧布雅谷與周淑櫻夫婦。

37

November 2017